低調奢華的政商名流駐足地
1945年5月31日,美軍對臺灣展開長達3小時「臺北大空襲」,造成3,000餘名臺北居民當場喪生,見證日治臺北城風華、全臺第一家國際級西式飯店「臺灣鐵道旅館」首當其衝,主建物幾近全毀。若無這場空襲,這座矗立在現今臺北車站新光三越、亞洲廣場範圍,由日本第一代旅德建築師、傳聞為明孝天皇私生子松崎萬長設計的歐陸風德式建築將等同東京都帝國飯店,成為臺北最具歷史況味的地標。
1908年10月,臺灣鐵道旅館趕在縱貫鐵路開通典禮前完工,隸屬於臺灣總督府鐵道部,不僅是當時展現帝國國力的具體表徵,是旅人對臺北城的初印象,更是新時代的媒介與見證近代臺灣發展的重要場域。
臺灣鐵道旅館總面積3,096坪,建地620坪,樓高3層,紅磚砌成的外牆及牆面白色飾條賦予視覺上鮮明而華麗的形象,更與不遠處的臺灣總督府相映成趣。最特別的是其馬薩式屋頂,不僅與總督官邸(現台北賓館)、台中州廳ㄧ樣訴說著帝國擴張的特色,但有別於其他建築僅在屋頂下修築維修用貓道,鐵道旅館將其開闢為閣樓,可以想見居住期間即能擁有廣闊的視野。另,美麗的拱型廊道、種滿南國風情的椰子與棕梠樹庭園、可供馬車駛入的寬廣「車寄」,以及挑高大廳懸掛著繁複華麗的吊燈,都在在顯示出低調奢華的氣派。
做為臺北車站前的門面,鐵道旅館極盡奢華,不僅擁有當時全臺第一座載客電梯,酒吧、餐廳、撞球室ㄧ應俱全,旅館內所有配件由刀叉到瓷製馬桶都是英國進口的舶來品,二樓最高價的景隅套房無論家具與地板全由檜木製成,莫怪甫ㄧ開幕便吸引日本權貴爭相下榻,臺灣仕紳及文人雅士亦常現身舉辦宴會,也因此見證了臺灣近代史無數重要時刻:
1908年閑院宮載仁親王下榻成為旅館首位佳客,主持「臺灣鐵道貫通全通式」;1914年明治維新功臣板垣退助與林獻堂共同創立「臺灣同化會」,旨在消弭日台差別待遇;1926年蓬萊米發表、1931年嘉農棒球隊甲子園亞軍茶會、1934年「臺陽美術協會」成立……無數名流如各國大使、臺灣總督、郁達夫、辜振甫均曾在此舉辦演說、宴會,其法式餐廳更是總督舉辦國宴的重要場所。
儘管只能從老照片遙想鐵道旅館曾有風華,但這座「全臺第一旅館」著實在日治時期留下重墨濃彩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