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夏的莎夏公園,寫一封給旅行車的情書-1972 VOLVO P1800ES【內燃狂熱X狂人日誌 Vol.9】

Share:

隨性側拍,都是藝術,每一幀都像劇照,就是P1800ES 的無 可取代之處—哪怕只是停在Sandown Park 的車道上等待工 作人員調度,都讓人目不暇給,不禁令人好奇50 年前這台車剛 剛在台灣掛牌上路時,是否也是如此引人注目?

1972 VOLVO P1800ES

該如何形容第一眼見到這台Shooting Brake 的感覺? 如果說Jaguar E-Type 是公認有史以來最美的汽車,那這架義大利設計、瑞典製造,全球僅生產8077 台, 也是全台唯一、領有合法大牌的獵跑,絕對是旅行車界的E-Type,無庸置疑。

多年前,有幸到訪位於北義都靈的國家汽車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ell’Automobile。那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空間,若你對西歐的汽車工業演進、設計工作室和改裝產業有一定的著迷,有大概率會在這裡渡過一段不可思議的美好時光;其中,有個以汽車設計為題的陳列空間的牆上,記載著許多當代最著名的汽車設計師從生平事蹟、代表作,甚至是靈感來源等平時在網路上不一定查得到的訊息,其中一題,是請大師們舉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汽車設計,舉足輕重的Jaguar E-Type、Citroen DS不意外的成了熱門的選項,意外的是,榜上赫然出現了Volvo P1800ES這個「陌生」的名字。

請見諒我的大驚小怪,畢竟Volvo向來以安全、實用、可靠等理性至上的切角而聞名,即使旅行車確實是瑞典人的拿手好戲,骨子裡仍不出同期轎車的衍生品,設計——尤其是採「長後懸」、早期的Volvo旅行車,雖說比例和視覺上充滿獨特性,在早年民風純樸、大眾興喜轎車的年代卻是孤芳自賞,方正的筆觸也時常被和「棺材車」劃上等號,也沒有什麼標新立異、激進的設計語言,雖然特別(也或許是早年路上真的不多見?),整體仍是中規中矩,除非你特別喜歡旅行車的姿態,對一般人而言,恐怕就只是台有五個車門、第三窗特別長的Volvo罷了;但P1800ES,完全顛覆了我對這個品牌一直以來的認知,從沒想過Volvo竟然可以將汽車詮釋的這麼浪漫、感性且瀟灑,舉手投足都散發著渾然天成、霎那即永恆的美,在初夏時分、鳥語花香的全新汽車文化熱點:位於台中七期的「Sandown Park 莎夏公園」簇擁下,可謂如詩如畫。

關於P1800ES,得先從60年代一段充滿浪漫色彩的故事說起。1960年代初,一位年輕的瑞典設計師Pelle Petterson,懷著義大利式的夢想,在米蘭的Frua設計室畫出了一台宛如藝術品般的跑車輪廓:P1800,一架前置後驅,線條優雅迷人,卻帶著北歐人的細膩與理性、採2+2佈局的GT跑車。儘管顏值出眾,又是理性的Volvo極少數感性先決的產品,P1800的旅程並非一帆風順,不只發表計劃差點被原廠否決,就連生產也遇到了挫折——最初,它誕生在英國Jensen工廠,歷經妥善率不佳等種種波折,才終於回到瑞典的家鄉,為這台車增添不少神秘又浪漫的氣質。

不過真正讓P1800成為傳奇的,則是在1960年代紅遍全球的影集《The Saint》中,Roger Moore所扮演、不守法卻行俠的主角駕駛的一輛純白色、車牌號「ST 1」的P1800,優雅與叛逆並存的氣質,伴隨Templar在全球各處的冒險,迷倒無數觀眾;據說當年Jaguar婉拒了劇組提出使用E-Type置入、作為主角車的請求,一炮而紅的P1800甚至在劇集播出的隔年訂單翻倍!究竟這架在1966年時新車建議售價4160美元起的「E-Type of
Volvo」有多讓人著迷?據說有位美國車主甚至上演了一段持續半世紀的愛情故事,從1966年開始每天開著這輛車往返,直到2018年離世前,累積下了超過320萬英里的里程數,也是金氏世界紀錄保持、僅做私人用途的私家車最高行駛里程的紀錄保持人——哪怕光是從住家開到保養廠單程便要1500km,也無法澆熄車主渴望開她一輩子的心意。

至於本次的主角,則是在停產前夕的1972年所發表,以旅行車的角度重新詮釋這台瑞典Grand Tourer的Shooting Brake版本:P1800ES,雖說這並不是史上第一台所謂的「三門旅行車」,超長的後懸、無B柱的窗框和全景玻璃尾門,加上肩線與圓弧C柱等充滿60年代GT色彩的設計,即使放在出自同期Coach Builder之手的高檔跑車旁也絕無遜色,用的又是富豪早期公認最可靠耐用的B系列引擎;試想當夕陽穿透玻璃灑入車內,將天空、松林、海面全收進車內,如此動靜皆宜,既能擺著當藝術品欣賞,又能泛用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場合、甚至開去車宿露營,到底是有多浪漫到無可救藥,才會有將旅行車和跑車合而為一的想法?至於這全台僅此一架,當年由駐台美軍攜入、曾為將領座駕,領有合法牌照的身分有多稀奇,在駐台領事和外籍人士間流通、直到流入本地藏家手裡的故事有多曲折,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話說回來,這也是我在本地所看過、翻新程度和內外呈現出的氣氛最到位的作品之一,從膠條到烤漆,每一塊玻璃和五金,甚至是中控、門板、座椅等內裝皮件都鮮有任何「使用過」的痕跡,沒有任何磨損、氧化、剝落和皺紋,就連德製的ATS鋁圈都是當年專車專用改裝件的全新庫存,車主幾乎將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新品都搜刮了一輪,撇開對P1800ES本身的迷戀,都是為了盡可能的留住這台車上充滿人文色彩的軼事和大時代的印記,但最讓人訝異的,莫過於這居然是車主自身所持有的第一台古董車,身為一個老車「新手」,竟能將這個絕無僅有、玩起來有著相當難度和門檻的稀有標的整理的如此淋漓盡致,付出的絕對不是只有單純的超能力而已。

我們在日落前的高美濕地和車主分道揚鑣,結束了這個如夢似幻的下午,心裡竟有些酸楚,或許是剛剛才在愚人節卸任的Volvo前CEO對「以後不再開發新款旅行車」的一番言論實在太過衝擊,即便仍是未經官方証實的說法,不免讓人對Volvo wagon的前景感到憂心?也或許是從XC70過渡到SUV的轉身來的太突然,間接預判了這位前CEO的預判?肯定的是,無論接下來會如何發展,至少我們都已見識過旅行車有史以來最美的一頁…

始終搞不 清楚究竟什麼是Shooting Brake ?請讓P1800ES 來示範何謂三 門旅行車的黃金比例,畢竟世界上鮮少有車廠能將早期wagon 長後懸的設計發揮的如Volvo 般極致,也因為P1800ES 的氣質 是如此優雅,甚至被德國的車友戲稱為「白雪公主的棺材」。

Vincent H

Vincent H

部落客出身,為了說自己的故事進而踏上了一段在自媒體圈衝撞的旅程,目前在各大社群和影音平台上有個叫做《狂人日誌》、專門在說車解惑的空間,儘管跌跌撞撞,卻幸運搭上了YouTube崛起的熱潮,在快節奏的數位洪流中找到了安身之處,目前正在經歷短影音和初為人父的重大轉型階段是個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的阿宅,熱愛有輪子的動力機械、沒有內燃機就活不下去的愛車人,渴望冒險、不安於室卻沒什麼生存技能的夢想家,即是對美好的人事物仍懷抱著一絲幻想和期待的的理想主義者,也是個對車、地方人文、異國情調和生活風格充滿了不知哪來的自信和理解的大齡屁孩,期許能用略顯矯情、富含感性和想像力的筆觸,吸引更多人一同領略汽車文化的迷人之處。

『大阪 再發現』

Pen tw 2025年7月號  NTD.280

雜誌哪裡買👉誠品書店博客來蔦屋書店

電子雜誌👉Kono博客來hamiZinioHyRead

馬上訂閱

You may also like

Trending

02
Pleasant Place 愉悅的場所 Issue 09|UARTCUBE LAB——把東京日常帶進台北的閱讀咖啡館

03
時間靜釀的極致答案,大七妙花闌曲 Grande Cuvée【小酌日和 Vo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