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星級鮨料理長親駐台灣──鮨嘉仁【超越奢華 Beyond Luxury ❾】

Share:

超越奢華

BEYOND

LUXURY

這是一個台灣初體驗的大事件,原本日本京都四季飯店「鮨和魂」連續4年獲米其林一星,其總料理長奧地太一受邀親自來台展店並長年駐店主理。日籍江戶流鮨料理星級料理長親手所捏製的握壽司,現在餐飲界可是大新聞,無論如何除了有閒睱之餘去日本外,這是在台灣非得去的朝聖之旅。

和歌山涮石斑。 

福井松葉蟹魚子醬,松葉蟹在現今日料店中已常見沒什麼可特別說嘴的,但明眼人看那魚子醬便寄以期待的眼光,那不是一般小顆黑色死鹹的廉價品,其金棕色飽滿的個體就令我懷疑應是近年來當紅的OSSETRA俄羅斯魚子醬,其身價媲美早期未漲價前頂級黑海的大白鱘魚Beluga魚子醬,其油脂豐富而其味帶點熱帶水果香。另外使用了日本鰹魚故鄉高知縣土佐地產的專用醋作成醋凍,淋上蟹肉一身金黃,上方再襯以紫紅色紫蘇花。黃與紅高彩度的小品之美當中,盡嘗魚子醬豐腴和紫蘇花清香花草園的大地味之混合風中,我竟忘了蟹肉味的存在,只記得彷彿若有口感。


愛媛星鰻苗,較少但有時候會吃到星鰻苗,通常是生食的其身呈透明狀口感滑溜,看似仍為活體很令人疼惜。此時我一度懷疑怎是熟透的白色魚身,豈不浪費生食的價值度嗎?我這般有點庸俗之人實在看不透料理職人別出心裁的創意,原來是那茶色溫熱高湯慢慢倒入使生鰻苗川燙漸熟成白鰻苗,魚身熟後並不滑溜有些外皮粗質地可以吸附高湯,那才是更美妙。想想孤獨的美食家在此跌股滑了一跤真是掉漆,慚愧慚愧,下次再也不敢太自傲又自以為是小看了。


三重鰆魚刺身,鰆魚科種類眾多台灣類似的名為土魠魚在南台灣居多,當然差別在油脂豐富度上,其香氣自然大不同,一種鰆魚是兩種世界。此時料理長又展現其大量理性生態科技知識,說明這鰆魚只吃這三重海域的微生物,不只是受洋流溫度影響而已,比較起來此海域的鰆魚是完全不具腥味的。重中之重是食物鏈明顯影響魚身肉味。入口之後顯然其刺身光亮油滑,一看便知油脂度極高故口感滑潤。可是我卻心不在焉還納悶著,鰆魚光吃微生物真能長那麼大個嗎?


和歌山涮石斑,石斑這二字在台灣或香港都耳熟能詳了,但想想過去的經驗不都全是清蒸石斑嗎?之前雖然很少但也曾有經驗嘗試石斑的生魚片,總覺得清蒸的較有味魚生有點寡淡。然而日本寒帶石斑就不一樣了,較常見的是九繪、虎魚和羽太等,一樣的這些石斑油脂度比台灣石斑高許多,在此這和歌山石斑即是九繪。要說這道菜重在點出上述石斑清蒸和生食的距離感,然而有總明人有另外的聰明方式呢?於是料理長的奇招是先熬煮一鍋北海道真昆布高湯,大大石斑魚塊直接入湯涮過,外表呈白色只熟一毫米,其內為生還是透明狀,瞬時咬下兩種不同口感很是令人驚喜。然而是那味在作祟,先是昆布高湯涮滲入肉身的味,表層是海苔醬呈現磯岸邊的海潮味,最後以黃芥末醬油再加強其第三重口味。打破了我一直以來對石斑生食不太有印象感的舊思維,自此之後要另眼看待了。


石川鹽燒喉黑,日本近北海道海域兩種珍稀怪物,一是喜知次魚一是喉黑魚,另稱超級夢幻魚種,是因其身上所內在穿戴的油脂度是云云眾生中最多的。因油脂多故日本喉黑魚的料理方式多以燒烤,若不抹上醬汁即是鹽燒,對於此天物當然是最原始原味方式呈現是最能品味其極品之美。魚身肉質紮實咬下成肉塊狀不會閒散,但此物最強者是在於其油脂的高貴,因為這是板前料理,我小小腦袋瓜突然幻想著要闖入廚房,看著燒烤時喉黑魚身上油脂滴下在炭火上蒸發出的炭魚油味,與備常炭的奇幻香味共築最直接的頂極嗅覺。
 
明石春子鯛,春子鯛台灣俗名赤鯮,其實就是真鯛的幼魚,因年幼時身色更呈櫻花粉紅色故稱赤鯮。這裡要大書特書的是「明石」二字,那明石海峽在日本阪神關西一帶對面即為淡路島,在這瀨戶內海的這段稱明石海峽,特別有名氣是因其海域中有眾多漩渦,其渦流強勁使真鯛在生存環境的抗衝中造就一身鐵打的身體,即是日本第一的堅韌體質也表現其口感紮實,不輕易咀嚼幾下就咬碎了。各位可想這海峽一天才能補撈到幾條大真鯛,京都都不夠吃了還怎可能出口到台灣,所以個人還沒在台灣見過明石鯛,但子代父勞,能夠與明石春子鯛初相逢也算驚豔偶遇的一件。然而春子鯛是真鯛晚輩,和長輩不同在於極為軟嫩細緻,是我個人認為口感最佳咀嚼時最優雅的,其鹹度以細鹽調理另以柑橘汁液清新果香味來呼應春子鯛,就像春天吉野櫻的風流韻事,十分貼切。


千葉水針魚,水針魚在白身魚當中算是細緻有加的魚種,雖味不明顯而淡淡清新感永遠吃不膩。然而在這看似平淡無奇的握壽司中突然發見,半透明的魚片竟呈現隱約的一抺秋香綠,原是在醋飯和魚片中間夾了一片紫蘇葉,因其迷幻人的仙氣便將黑白世界的水針魚帶進了繽紛色彩味的世界,這片葉子來得巧。


宮城赤貝,赤貝和北寄貝齊名在單體貝類中最受眾人喜愛,但個性鮮明不同,即赤貝脆甜而北寄貝好吃卻易有腥味。由於日本食材進口有些禁令,如帶殼的貝類不得進口,所以這些傳統美味貝殼類都必須在日本去完殼只取貝肉才得上飛機,而要保持到上桌的最後一刻師傅大手一拍,還能鮮活微動才是萬幸。在日本赤貝最好的產區是在九州尤其宮城一帶,清爽又帶嚼勁。赤貝身和觸鬚(手足)哪一部位更令人驚豔呢?通常是後者。


酒盜茶碗蒸,一般日料店都有茶碗蒸,為了展現其華麗與價值,常常會添加許多海鮮、雞肉等配料來呈現蒸蛋另外的附加價值,甚至還吃過內藏大牡蠣或上舖小排翅的。沒料到最高端料亭的蒸蛋卻是如此低調,只有蒸蛋到底想表達什麼?原來答案在「酒盜」二字,恐怕在台灣極少人聽過,難以想像或連結,那是利用鯛魚的內臟以鹽醃漬而成濃稠醬汁狀態。神祕的鹹之外帶著鮮明發酵的香氣,其舞台背景是樸素的蒸蛋,故我稱之是「極簡主義」的精進料理。這事情有點快要接近哲學思考的領域了,那是奧地先生惹的事讓我想遠了。


佐賀小肌魚,曾問過日本銀座鮨職人言明要辨別出日料店水準,端看小肌魚和玉子燒這兩件,尤其江戶流鮨,小肌魚便是招牌指標了。只用鹽和醋事先醃製靜置三、四天待其熟成,要能作到不死鹹又不嗆酸是重點,但若能保有口感柔嫩便是極上佳作了。而我長時以來一直只關注其皮與肉的狀態,很獨特的是小肌魚的皮和肉相附著的緊實度極高,故不可能皮肉分離,因此品嘗是同時感到皮肉合一的完整感。而仔細端詳小肌魚皮光亮滑順完美無瑕,便知師傅處理得當,切功俐落使醃漬入味。然而常常最美味的偏偏就是這些看起來很不稱頭的族群。可知沙丁魚、秋刀魚(台灣產除外)和小肌魚是我的最愛,但卻實在是高深莫測,因都是季節性的,時令不對千萬不勉強,進口商也不會作這傻事。藍皮魚類是不有不易吃得懂的學問。


岩石沙丁魚,不賣關子和眾友人一致認為第一名是這被台灣人形容很不得體的「沙丁魚」(擠公車擠得像沙丁魚似的),真是污名化這尤物了,所以沙丁魚和台灣人不對盤。這產於岩手縣,北海道一帶較冷海域,特別只在冬天到春天這季,其身上具豐富油脂才是賞味期,錯過就等明年。沙丁魚身內也都是刺,但只是軟的細刺一般甚至高價的壽司店就不處理直接食用,而這沙丁魚片大概也切了快30刀綻放出如花美麗。美歸美這裡出現了只有師傅才心酸的大問題,食客從沒想過,這是細切連續而不斷軟趴趴的魚片,請問要如何捏製成壽司,實是大哉問。而料理長表示並非為斷刺,而是細切魚身可以產生更多香氣。看得到在肉身上抹了醬汁,而更提味的是在裡層藏了薑末和柚子皮粉末,有意料之外的美妙小疑惑。另外當天早上從日本豐洲魚市場空運來台,過程中透過冷熟成晚上抵台食用時是最佳狀態。老實說其肉質軟綿柔和勝過鮪魚大腹肉,而又不會有重油感,意外地也沒藍皮魚有的腥味,懂得欣賞的人不多,但吾等人在此暗自歡喜。


千葉蛤蠣,這菜單上的名取得謙虛了,這麼大個頭的蛤蠣不叫「文蛤」而是「魁蛤」,是江戶流料理中亦是代表名物。魁蛤的大身段完全蓋超過醋飯,蛤肉看來雖大但不像西洋進口大蛤肉質老化而有硬柴感,這蛤久嚼不爛並且過程中越來越磨出其汁液鮮甜之美。而其中又有祕密武器加持,江戶流料理看上必有醬料塗抹,這也不例外,但這珍貴醬汁是魁蛤和醬油佃煮時濃縮原汁收成的,其味不可言喻。我認定為第二名。


北海道海膽,每每海膽上桌我經常很討人厭,因都要求師傅借看一下海膽的包裝盒,盒上標示產地不會只是北海道三個字而已,個人認為最是極品的是北海道本島西北方「利尻島」產的,但採收限定期短,因此市面上能見度不高。而今晚的海膽產地「浜中」正巧是利尻島鄰居,就在利尻島和北海道本島中間。美味不須多言,產地決定一切。


鮨嘉仁初訪時不知為何有些腦袋空白,可能是期待太高了,但二訪和料理長奧地太一大師一席談之後突然茅塞頓開,心門也寬暢許多。主要是因在台已久的日料店給的信息都在地化了,而初至台灣的日本職人有傳統固執任性的不同民族文化性格。不論鮨嘉仁是多少銀兩之價,在這晚美妙宴饗之外彷彿進入了一神祕境地有場修練。

彈性隔間包廂(photo by 石吉弘)。 
檜木扁盒盛著當晚所將用的食材
佐賀小肌魚。
千葉水針魚 。
千葉中腹。
建築師 黃宏輝

畢業於淡江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碩士。「烏來璞石麗緻溫泉會館」建築師,熱愛「建築旅行」與「品食」而聞名。二〇〇七年出版《極上之味》一書即獲年度美食作家,現為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主持設計師,獲得國家建築金質獎、國家卓越建設獎等共二十多次。2018年林口《閱》獲英國I.P.A國際地產大獎亞太區混用建築獎、2021年台中《中國醫藥大學學生宿舍》獲法國Novum Design Award建築設計金獎。著有極上之味、極上之宿、極上之湯、極味之選、世界極上之宿、極上京都.御三家、米其林味蕾的極上美食課、走訪市民生活美學空間、造訪國際建築大師創意旅宿、投宿中國精品旅館…等書。

『大阪 再發現』

Pen tw 2025年7月號  NTD.280

雜誌哪裡買👉誠品書店博客來蔦屋書店

電子雜誌👉Kono博客來hamiZinioHyRead

馬上訂閱

You may also like

Trending

02
Pleasant Place 愉悅的場所 Issue 09|UARTCUBE LAB——把東京日常帶進台北的閱讀咖啡館

03
時間靜釀的極致答案,大七妙花闌曲 Grande Cuvée【小酌日和 Vo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