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融合—
半圓形鏤空辦公樓
London
倫敦
英國建築公司 Corstorphine & Wright 完成了位於倫敦南華克的獨特凹形辦公大樓 「The Scoop」。利用了現有建築,並在白色釉面磚中融入了錐形鏤空立面,與場地環境和鄰近的教堂形成了有趣而新穎的回應。這座建築於倫敦指定保護區內,成功地改建現代設計與周圍歷史遺產相融合,凸顯相鄰的二級保護建築——The Most Precious Blood教堂,其圓形玻璃彩繪窗戶如同鑲嵌進框架中。
右:勺形立面的設計使建築能夠透過共生關係延伸至教堂,保護和增強教堂的顯著性和可見度,同時形成一個獨特的辦公總部。 左:辦公大樓外墻與隔壁教堂外壁,引人注目的半圓形空隙切入南立面,創造了一座連接兩個分開的視圖的「視覺橋樑」。在這個獨特角度下,現代建築和歷史遺跡達成了巧妙融合。
「科技」與「自然」——
MAISON & OBJET 巴黎秋季展
Paris
巴黎
法國巴黎國際家飾用品展MAISON & OBJET進入30週年,秋季展將於9月5日至9日在巴黎舉辦。展會延續「TECH EDEN」的主旨:科技與自然結合的探討,進一步探索宇宙與地球、科學的交融。全新主題「TERRA COSMOS」試圖通過將宇宙視野與地球上的具體事物聯繫起來,以新穎、創新、創造力作為核心為觀眾帶來不斷進步的體驗。
激發我們對未來的想像,深入探索太空與地球交匯的浪漫願景,創造出豐富的宇宙幻想。2024年毫無疑問會是宇宙年!
巨型鴿子降落曼哈頓
New York
紐約
從 2024 年 10 月開始,一隻名為「恐龍」的巨型鋁製鴿子雕塑將於紐約曼哈頓High Line 公園上棲息18 個月。和許多紐約人一樣,鴿子為18 世紀由歐洲來到美國,Iván Argote 以紐約市常見的鴿子象徵著移民角色和城市生活演變。作品名稱「恐龍」暗指鳥類的祖先及物種最終的命運,幽默又深刻的方式引起人們的注意。
右:「恐龍」指的並非雕塑的外觀,而是尺寸。藝術家試圖通過這座巨型雕塑進行反轉敘事——日常與非日常的界限是由誰的視角決定的呢? 左:沒什麽好怕的!「恐龍」並不會飛行,只是安靜待在那裡,一眨不眨地看著川流不息的汽車、遊客和紐約居民。
交流的天橋
Zürich
蘇黎世
中歐最大車站—蘇黎世火車總站,每年高達150 萬人次以上經過,是一個交通樞紐。Negrelli Footbridge 作為連接蘇黎世火車總站
兩側第4 和第5 區的人行天橋,由 ARGE Negrelli 和 10:8 Architekten GmbH 設計,紓解陸上橫跨兩區人流,同時將密集的鐵路網和附近的城市景觀盡收眼底。儘管這座工業造物具有冷冰冰的特徵,但卻為該地區帶來了「工業溫暖」的感覺,成為市中心鐵軌兩側的交流紐帶。
右:該設計最大化地強化橋樑兩側的開放空間,讓行人在城市的喧囂中短暫停留,增強了人行天橋在閃爍的鐵路設施中的存在感。 左:橋體兩側圓滑銜接螺旋樓梯的弧形彎度,將精緻的橋拱延伸至城市層面,象徵性地連接城市的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