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rug Grande Cuvée
Krug Grande Cuvée 164 ème Édition 於 2017年推出,以 2008年收成為核 心,融合11個年份共127款基酒(其 中 32%為儲備酒)。筆者於今年 5月 品嚐時,其結構緊緻、酸度鮮明,果 香與烤麵包氣息交織,展現能量與陳 年潛力。
在葡萄酒的世界裡,「vintage」是標記收成年份的數字。這個數字記錄了那一年的風土條件及酒莊如何因應當年的挑戰。因此,即使是同一片土地,不同的年份仍會賦予葡萄酒不同的風貌;陳年後,這些酒又會發展出新的生命軌跡。最終,有些年份被奉為經典,有些則被悄然遺忘。
在香檳的世界裡,近年來vintage的概念被推向了新的高度。Krug的代表作Grande Cuvée,並不是靠單一年的收成,是融合超過120款基酒,涵括十個以上的年份,濃縮成一款無年份(non-vintage)卻足以象徵品牌精神的香檳。自2016年開始,Krug更將每一版Grande Cuvée標示Edition編號,讓品飲者清楚知道它的基礎年份與使用的儲備酒(reserve wines)來源。這樣的做法不是否定年份,而是將「品牌的 DNA」以一種跨越時空的方式濃縮進每一瓶酒裡。
這讓我想到當代棒球場上的獨角獸大谷翔平,他的厲害之處不是單一賽季的突出表現,而是經年累月的進化。球迷追逐著他每天新增的數據,但若真要回想,他的日職初登場是哪一年?大聯盟新人年投出了幾勝?加盟道奇後累積了多少全壘打?這些細節我們未必能一一道出,但所有球迷一定會記得,他是一個跨越時間、不斷進化的球員。可以說,每個球季的大谷翔平,都是一瓶Krug Grande Cuvée。
Grande Cuvée的價值,不在於「哪一年多麼偉大」,而在於它能在變動的環境中維持穩定的品質與風格。它讓不同的年份不再只是比較,更像是一本書裡的章節,各自獨立,卻環環相扣。同樣的邏輯,也適用在基業長青的企業,他們的價值不是靠曇花一現的成功,而是能在變化的大環境中持續調整與進化,累積長期價值。
或許這正是當我們在日常提到「vintage」時,它不只是酒標上的年份,而是經典與不朽的代名詞。能夠跨越時間成為時代「icon」的,不論是一瓶酒、一位球員,或是一間企業,才是真正的傳奇。

每一瓶 Krug Grande Cuvée 除了正面標示 Edition編號 之外,背標還附有專屬 ID,讓飲者能透過官網或 Krug App 查詢該版本的釀造細節,包括基礎年份、混調比 例以及儲備酒來源。

覓覓客的左腳 Vincent Lu
專業葡萄酒講師,目前為台灣酒研學院講 授 WSET 認 證 課 程, 並 擔 任 W.Cookery 烹然私廚的餐飲顧問,經常舉辦及主持各類品酒會、餐酒會,擅長將跨界、生動的比喻融入互動式的課程中。
以「覓覓客的左腳」行走江湖,主張葡萄酒應該成為生活中的最佳配角。雖然考過不少證照,本身也教認證課程,但始終覺得追逐知識與名酒不該是喜歡葡萄酒的唯一方法,每個人都應該要自信地用自己最舒服的語言來詮釋自己喜歡的葡萄酒。喝醉的時候,希望能號召品味的農民,包圍知識與符號的地主。微醺的時候,則期許自己能成為台灣最有溫度的葡萄酒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