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見面,話題很快就圍繞起最近一起參與的專案。由於牽涉到不少錯綜複雜過程,講到精采處,彼此都忍不住笑出聲來。話題一轉,又談到他們目前在課堂上所遇到的年輕學生,無論是教學互動或觀察到的細節,都引發不少有趣的討論與感觸。談興未盡,下班後便順勢相約吃飯,邊吃邊聊,把白天沒說完的話題一路延續到餐桌上。
Off hours 下班後微醺
當期 主人翁
孫啟榕 建築師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孫啟榕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李東明 副教授
日本工業大學 建築學博士
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孫啟榕和李東明曾同在中國科技大學授課,也在不少都市更新案及海外學術交流共同參與,目前也在建築師雜誌同列團隊。
孫啟榕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專長涵蓋環境規劃理論與實務、形象分析、規範理論、都市及建築設計等領域。在教學與實務上,孫啟榕致力於推動社區營造與老建築修復,曾參與齊東詩舍、台北琴道館、台灣文學基地等歷史建築的再生計畫,強調透過建築敘事,喚起城市記憶與文化認同。
李東明,其研究專長包括室內裝修與空間設計、高齡空間與福祉環境、結構系統及木材應用、文化資產與活化利用、小空間多功能家具等。
李副教授長期關注都市歷史與聚落保存策略,並曾獲內政部自行研究優等獎。他亦活躍於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領域,致力於將設計思維融入歷史街區的活化與再生。
兩人一碰面就聊起近期共同參與的案子,因為常與公部門和盤根錯節的在地人脈有關,聊及其中扼要不禁開懷大笑,再談及目前課堂上面對的年輕學子,諸多觀察交流非常有趣。
乘電梯破風而上、晃過一層層雲霧,「捌伍添第」餐廳以全玻璃落地窗收攬台北盆地的萬千燈火。白日,遠山與陽光在視野邊緣漸層;夜晚,城市像一張鋪展的星圖,在腳下緩緩閃爍。吧台後方,深色大理石與霧面的銅質架構交錯,宛如現代建築的斷面模型;餐桌間則以淺木紋與皮革呼應天際線的柔光倒影。此刻的兩位建築人,卸下日間圖紙討論甚或教學的忙碌,在海拔380公尺的高空中,為奔忙世界做一場暫歇。

夜深了,101的玻璃窗外繁星被城市光芒取代,卻如同鏡面一樣,將台北的心跳反射回來。微醺中,兩人步出電梯,隨著秋風下樓,街道的車流如時間長河,靜靜滑過。
「在這座城市,重生並非褪色的保留,而是將老舊脈絡重新編織成當代詩篇。」
「設計,也是我們對城市的回答,在每一個轉角與樓層中,隱藏著無數未竟的對話。」
他們相視而笑並互拍肩膀打氣,像結束了一場不需結局的探索。下一個下班後,或許是在某處老街;或許在另一座高樓的雲端;無論在哪裡,Off Hours 的對話,將一如剛才這杯調酒,於清爽與深度之間,留下一道自己的節奏;兩人的默契,像是一段又一段待續的建築對話,屬於下班後,還在敲打的城市筆記。


台北101之巔,品味極致粵菜——捌伍添第
位於台北101 的85樓「捌伍添第」,宛如一座雲端中的粵菜殿堂。餐廳坐擁無敵的城市天際線景觀,結合低調奢華的空間設計,將經典廣東菜帶入精緻新境界。從選材講究的海鮮、點心,到細膩考究的烹飪手法,每一道菜都展現出深厚的手藝與優雅的風味層次。無論是節慶聚餐或是商務宴請,「捌伍添第」都以高樓的氣勢與料理的溫度,成為台北高端粵菜不可錯過的一席之地。
捌伍添第矗立於臺北101第85層,將寶島飲食文化化作空間詩篇:屏除中式餐廳常見的厚重紅木和傳統視覺設計,取而代之的是如畫卷般展開的高山輪廓、海岸線、坑道與閩南建築,彷彿將臺灣地貌成為進入廳堂的立體風景。整體以東西美學並置的手法,讓傳統與現代在摩登優雅中對話,讓每一次造訪,都宛如穿梭島嶼記憶的時光旅程。開放用餐區的東、西兩側設置有六間分別可容納 8 至 20 人的寬敞包廂,並以 6 座台灣名岳 – 玉山、雪山、大壩、奇萊、南華及稍來為包廂命名 ,將台灣的高山美景全然攬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