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雄捷運看見城市的美學旅程

Share:

踏入高雄捷運的車廂,就像走進一場流動的藝文展覽。這座城市不僅用鋼筋混凝土架起軌道,更藉由公共藝術,將每一站打造成充滿故事的空間。

在高雄,捷運不只串聯南北,也以光、色、材質為城市譜寫詩篇。當列車駛入月台,窗外的藝術作品無聲講述土地與人文的對話;當旅人步離車廂,映入眼簾的細節,成了意外的驚喜。這條由38 座車站組成的流動藝廊,邀請外地與海外的旅人,以慢行方式,感受城市心跳。

光影交織的脈動網絡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的藍圖,始於「光」與「愛」的雙重思考:光,代表力量與溫度;愛,凝聚城市與人群。策展團隊以三大面向佈局──國際大師委託、在地藝術家邀約、青年種子培育,並依紅線、橘線的區段分組公開標案,確保每段路徑植入獨特故事。

五大國際視野:光與境的對話

高雄國際機場站
《凝聚的綠寶石》|Lutz Haufschild(德國)

3D玻璃雕塑構築晶瑩綠璧,投射水波般的光影,使候機旅人彷彿徜徉翠綠漣漪間。晨光穿透帷幕,折射出一抹靜謐,替旅程揭開溫柔序幕。

美麗島站
《光之穹頂》|Narcissus Quagliata(義大利裔美籍)

位居捷運交匯核心,穹頂以彩色璃組成輪回花瓣,寓意生命的生生不息。入目光影投射出彩虹光暈車站化為光的禮拜堂,讓人驚歎於光影的神聖之美。

 世運站
《半屏山之魂》|Wood Janssen Incorporated(美國)

以數位化玻璃幕牆,重構半屏山地層與植被脈絡。置身其中,山形與人流相互滲透,彷彿在都市心臟裡,守住一片山林呼吸。

 橋頭火車站
《天工開物》|朱邦雄(台灣)

根植美濃窯土的陶片,以土色紋理呼應土地記憶。在橋頭站矗起這巨幅陶製牆製高12公尺寬9公尺,共由1,311塊零組件組成, 製程中耗費的陶土超過70公噸。橫貫中央的幾何圖形象徵城市建 構的抽象意識,上下兩端則是孕育蔗糖的土地;載運蔗糖的火車 橫越橋頭大地,撥開雲霧,大啟文明,從此開啟台灣的現代化紀元。

貼近社區:區段策展的細緻風情

38 座車站如同城市肌理,策展團隊依紅、橘兩線分段標案,邀國際與本土藝術家貼近社區,挖掘風土與人文。

青埔站《聆聽雲光 》

雲形造型的三菱鏡,掛於可眺望一整片生態綠地區的穿堂圍欄上方,雲朵的組在中午過後陽光從西邊長時間經過,光呈現七彩的光動態游移景象,自然的時間感在光的出現並對應上、以及行進的推移變化,全屬大自然的韻律。

中央公園站《飛揚雨庇》

此景觀設計師為曾為法國有名的”龐畢度藝文中心” 設計師之一,英國景觀設計大師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以「摩登高雄」為設計理念,出入口均加入弧線元素,營造出時尚氛圍。該站最大之出入口之雨庇取名為「飛揚」,因外觀雄偉暨時尚,吸引往來行人之目光,同時宣告高雄市起飛、茁壯之新氣象。為呈現雨庇優雅的弧線造型,特地委請國內知名造船大廠藉重其打造遊艇之精緻手藝,來製作雨庇。為兼顧耐用與美觀性之考量,特別選用鋁合金為材質,經過約十餘道塗裝程序方才完成,出入口似綠葉飛揚,與廣場草坪無縫接軌;四季花草、人流節奏,與光影共譜城市綠廊詩篇。

其他車站亦各擅勝場:有的以在地工藝細節編織壁畫,有的將民謠歌舞化為圖騰,皆在形塑旅人「下車即入境」的深度體驗。

公共教育:藝術播種與導覽體驗

公共藝術不只看,更要做──「種子計畫」便是長年培育青年藝術人才的溫床。大學生們入駐藝術村,與國際策展人、外籍藝術家同場對談,學習玻璃窯燒、馬賽克拼貼、數位繪製等技藝,並將成果融入車站之中。這項跨界共學,不僅為捷運增色,也為城市培養未來創作者。

張珏瑋誇讚道:「公共藝術在捷運,不只是裝飾,它更是教育場域。」除了橋頭學子計畫,捷運公司於公共藝術設置之初為大學社團與國中小團體舉辦多場導覽,並邀請國外藝術家進駐藝術村,傳授大型公共藝術創作經驗。從琉璃鑄造到玻璃窯燒,學生們得以一窺國際藝術家的製作流程,真正把街頭公共空間當作教室。

此外,高捷還推出常態性車站藝文導覽路線,串連五大國際藝術作品,讓觀光團或深度旅人,都能搭著捷運完成一日高雄文化行。

光影科技:夜間投影的沉浸演出

2019年起,美麗島站與中央公園站再度升級,結合投影科技與體感互動,將車站打造成城市的「光影舞台」。每逢展演,投影映照穹頂地面與雨庇天花,配合在地音樂或主題活動,讓旅客彷彿漫步在流動的光影儀式──「光之穹頂」的彩霞與「 飛揚雨庇」的綠韻,在夜色裡共舞,成為高雄最浪漫的夜景打卡點。

城市品牌:從候車到旅程的美學印象

「我們希望每一次候車,都能成為與藝術的短暫相遇。」張經理如此描述。對外地與國際旅人而言,高雄捷運是最易上手的美學地圖──只要攜一日車票,即可沿線走讀,讓城市的材料、記憶與創意在指尖、眼底延展。

「美術館也許在遠方,車站就在腳下。」

高雄捷運,是城市的動脈,也是光影與土地的交響詩。邀你登上列車,以每站藝術為讀本,挖掘高雄的多元風情。當列車來臨,請放慢呼吸,讓光與色彩,書寫屬於自己的高雄漫遊印象。

高雄的美,從水岸到山脈,從街巷到捷運站,都蘊藏豐富的故事。搭上捷運,不只是在移動,而是在翻閱一冊立體的城市畫冊。無論是第一次造訪高雄,或是重返熟悉的港都,請記得抬頭仰望每一座穹頂,留心腳下每一塊拼貼,因為這座城市,用藝術為旅程標注了無數珍貴的驛站。踏上高雄捷運,從一端到另一端,用光與色彩、玻璃與陶土,寫下屬於自己的高雄印象──這場文化旅程,比任何觀光路線都要耐人尋味。

『大阪 再發現』

Pen tw 2025年5月號  NTD.280

雜誌哪裡買👉誠品書店博客來蔦屋書店

電子雜誌👉Kono博客來hamiZinioHyRead

馬上訂閱

You may also like

Trending

03
La Spinetta — 從「盲人摸象」中,描繪出心中的那頭犀牛——La Spinetta Barbaresco Starderi 2020 【覓覓客的左腳 Vol.7】